2008年奥运会即将在中国北京召开,“绿色奥运”的主题使得社会各界对奥运期间的环保问题格外关注。研究尾气净化达7年之久的四川大学化学学院教授陈耀强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请缨,提出进行奥运会的“尾气净化催化剂”研制工作。
“目前,我们已经完成实验室研究工作,下一步准备进入产业化阶段。”昨(6)日,陈耀强欣慰地表示,该研究成果将在奥运期间让北京的空气更纯净。
主动请战净化奥运空气
“绿色奥运以环保为主,到时候大量汽车排放的尾气可是环保的头号敌人,我的任务就是净化空气。”陈耀强教授用“空气净化剂”来形容他负责的绿色奥运项目。
以科技、环保为主题的2008年奥运会催生出一批科技奥运项目,如专为奥运会准备的电动汽车、燃料电池公交、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等绿色汽车项目,四川大学陈耀强教授于2003年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请缨,申请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项目。
得不偿失一年白送几十亿
“2003年,我国从国外进口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共450万支。你知道那是一个什么概念吗?30多亿元人民币!预计今年进口量还会增长到60个亿!”头发花白的陈耀强说起几十亿元的数字时,牙根咬得紧紧的,额上青筋凸显。陈教授的激动绝对是有理由的,尾气净化催化剂是从稀土中提炼储氧材料经过加工制作而成的。世界上每年对稀土的需求量是8万吨,而中国稀土每年出口量则是6万至7万吨。“咱们把稀土卖给别人,也只能赚取20亿元的外汇。可人家呢?人家用高科技手段一加工,再卖给咱们,还赚几十亿元!”
谈到国内尾气净化催化剂的生产厂家,陈耀强摇摇头:为数不多的几家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的厂家,在技术上根本不能和国外厂家相抗衡,一直没有抢占到国内市场。陈耀强教授长叹一声:“虽然咱们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原料出口国,可我们没有过硬的技术,就只有花大价钱去买别人的成品。”
卧薪尝胆奥运会上争口气
“我们这项研究起步较晚。目前,别人的净化标准已经是欧IV了,而我们的最低标准都得依靠进口国外的尾气净化催化剂……”陈耀强的表情显得有些痛苦和无奈。
从1998年开始,陈耀强卧薪尝胆,开始负责四川省重点攻关项目———利用稀土制成储氧材料的研究工作。这一搞,就长达7年。
陈教授从资料室里拿出一个圆柱形汽车尾气净化装置。陈教授说,这是美国一公司的产品。产品表面光滑、两端细细密密布满如蜂窝状的孔隙,就是这些看着不起眼的孔洞壁上附有一层薄薄的催化材料,可以将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3种有毒物质经过化学反应,转化成为无害的水、二氧化碳和氮气。孔洞越多,尾气的净化程度也就越高。
“现在,我们已经做出净化指标达到欧III标准的净化催化剂的实验室研究工作,下一步就准备找厂家进行大批量生产,奥动期间,北京的汽车上就可以扬眉吐气装着咱们国内自己生产的尾气净化装置走街过巷了。”对于该项目的使用效果,陈教授信心百倍:“经过实验,我们的产品不比国外同等标准的效果差,有的指标甚至净化度更高!不过,现在国外公司看到国内技术追上来了,也开始压低自己的价格,企图进行价格竞争。我们的产品要真正成长起来还有一个艰难的过程。”